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好奇過日本動畫的成本,咱們平常看的最多的「深夜檔」,一集動畫的各種加起來成本大概在兩千萬日元,一季度按照十三集計算,需要兩億六千萬日元,當然那些制作精良的動畫大機率會超出這個成本。
比起成本更重要的還是如何回本如何賺錢,日本動畫在世界范圍都很受歡迎,把播放權賣一賣就可以了。前幾年咱們國內是日本動畫購入的主力,「播放權賣給中國就能回本」雖然有點夸張但絕非玩笑。近兩年國內審核嚴苛買入動畫數量和金額有所衰減,使得北美地區重回金主地位。
海外網站Anime News Network發表過一篇文章,里面談及了北美地區動畫一集的授權價格,3A 或 A+ 級別的項目,北美市場的同步播出授權費用為二十五到四十萬美元,B級和B+集每集在七萬到十五萬美元。按照如今日元美元匯率來算,也許可以實現「播放權賣給北美就能回本」。
總的來看,日本動畫雖然成本不低,但還是挺賺錢的。按理說動畫能賺錢,從業者應該過得不錯吧?實在抱歉,「項目賺錢再多也不會落到員工口袋里」在世界范圍都是通用的。日本動畫從業者賺的并不多,業內底層甚至不如去搬磚。
最近日本富士電視台的新聞節目調查了各行各業的收入,在動畫這方面采訪了一位21歲男子,他的工作是非常基礎的「動畫」。這里「動畫」不是廣義上的「動畫片」而是專業術語,指的是「原畫」與「原畫」之間的部分,粗獷的理解就是處理「關鍵幀」的家伙,美好的一點的說法是「完成原畫美元畫出來的東西的人」。
男子告訴記者,目前行業的價格是250日元畫一張,他自己耗時大概是一個小時。男子還告訴記者,他所處的公司有四萬日元底薪,他一個月能畫兩百張左右,算下來收入在十萬日元左右。
實話實說這個收入挺寒酸,如今日本大學畢業生隨便找個工作都能有二十萬日元以上,就算去打零工收入一小時最低也差不多有一千日元。由此來看在日本做動畫,要是混不起來,那還不如去工地搬磚嘍。
男子跟記者說,支撐他的是心中的夢想,希望可以成為動畫電影的首席動畫師,然后讓年薪突破一千萬日元。雖然很年輕但也是成熟的社會人了,即便夢想是搞錢,可面對記者還是編造了事業心。
不知道大家對2014年的動畫《白箱》還有沒有印象,其中提到過動畫行業的薪資和一般大學生的對比。其中動畫師的年收入是一百一十萬日元,和上文中的男子差不多,由此可以得出兩個結論,第一日本動畫行業的薪資近十年沒有多少浮動,第二根據第一條結論男子的千萬年薪夢基本碎了,除非他突破自我去當「超有名聲優」。
部分讀者可能好奇,像上文中收入低的男子,平常日子要怎麼過。打工兼職、靠爸媽資助、住在老家都是常有的,上文也說過打工兼職能賺多少,所以就我推測有不少動畫師可能扛不住就轉行了,也許會去畫漫畫,也許去做和二次元沒關系的工作。
說起來前兩年參政成為的肥宅和漫畫家,都是高呼創作自由加[大尺度],還有就是為動畫從業者謀求福利,目前來看真就是什麼都沒做到啊。但是話說回來,什麼都沒做到也行,畢竟比起從阿宅中來喊著為了二次元,上位之后為了功績憑借知識抹殺二次元要來的好。
最后還是希望動畫行業能越來越好吧,不論哪里的都越來越好。